欢迎访问鑫双宝官方网站!

罗氏沼虾出现“托底”的防治
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4-08

罗氏沼虾出现“托底”现象(即虾长时间停留在池底,

活动减少,甚至生长缓慢)

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主要包括水质问题、疾病感染、

营养不足、

环境胁迫等。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:


### **1. 水质问题**  

- **溶氧不足**:罗氏沼虾对溶氧要求较高

(通常需≥5 mg/L),

若水体缺氧,虾会沉底减少活动。  

- **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**:水质恶化会导致虾应激,

影响蜕壳和生长,

甚至引发慢性中毒。  

- **pH异常**:适宜pH为7.5-8.5,

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虾的生理机能。  


**应对措施**:  

- 定期换水,使用增氧机或增氧剂提高溶氧。  

- 监测水质,使用微生物制剂“态之道水产8”

号降解氨氮、

亚硝酸盐。  


### **2. 疾病感染**  

- **病毒或细菌感染**:如“铁壳虾”症状

(生长停滞、蜕壳困难),

可能与病毒感染或慢性白便病有关。  

- **寄生虫或真菌感染**:如纤毛虫附着虾体,

导致活力下降。  


**应对措施**:  

- 使用抗病毒或抗菌,“双宝派欧+康倍斯诺7号”。  

- 定期消毒,避免病原体滋生。  


### **3. 营养不足或饲料问题**  

- **劣质饲料**:营养不均衡

(如缺乏蛋白质、矿物质)

会导致虾生长缓慢、活力差。  

- **投喂不当**:过量投喂导致残饵腐败,

或投喂不足导致虾营养不良。  


**应对措施**:  

- 选择优质全价饲料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。  

- 科学投喂,观察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。  


### **4. 环境胁迫**  

- **水温不适**:罗氏沼虾适宜水温24-32℃,

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代谢。  

- **密度过高**:拥挤导致竞争加剧,影响蜕壳和生长。  


**应对措施**:  

- 控制养殖密度,单茬养殖建议6-10万尾/亩。  

- 使用温控设备(如加热棒)维持稳定水温。  


### **5. 蜕壳障碍**  

- **硬壳病**:因营养不良或水质

问题导致虾无法正常蜕壳,长期滞留池底。  


**应对措施**:  

- 补充钙、镁等矿物质,促进顺利蜕壳。  

- 改善水质,减少应激因素。  


### **总结**  

罗氏沼虾“托底”通常是**水质恶化、疾病、

营养不足或环境胁迫**的综合结果。

养殖户应加强水质管理、

优化饲料投喂、防控疾病,

并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和水温,

以提升虾的活力和生长性能。